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美年轻人:中国狂加班为买房 美国梦想当先

作者: 摄影: 来源:网易海外置业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7-29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和美国(房源)的年轻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恋爱观、性爱观、婚姻观、友情观、工作观、家庭观……

中美年轻人的差异,是从接受教育开始就根深蒂固的。美国初中和高中每年都有几个舞会,一般在学校的体育馆,学生们化妆后和朋友一起来。由于美国学生从中学起就有这样的活动,所以上大学以后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跳舞,在别人面前也不会拘谨。而中国初高中绝大多数没有诸如化装舞会之类的活动,规模最大的集体活动就是运动会。中国青年步入社会参加舞会时,通常有些拘谨,感觉束手束脚。

初高中的活动,对年轻人进入社会之后的娱乐方式也产生了影响。中美年轻人聚会的方式也不一样。美国人聚会时喜欢跳舞,对唱歌很羞涩,也不常去KTV。中国年轻人的聚会大都是很多朋友一起吃饭或唱歌。中国的年轻人和朋友一起去KTV,喜欢整夜唱歌,这对美国人来说太不可思议了!

中美青年恋爱时也有很大不同。很多中国年轻人一开始谈恋爱就告诉父母。比如,有个中国男孩喜欢另一个中国女孩,有一天那个男孩来向她表白,而且说已经告诉过他的妈妈并得到了同意。朋友解释说,因为中国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普遍很好,所以孩子常常告诉父母自己恋爱的事。至于美国年轻人,是不会早早告诉父母他们谈恋爱的事的,往往过几个月后才会告诉父母。美国年轻人这样做不是因为跟父母关系不好,也不是因为不想让父母干涉他们的私事,而是因为怕还不知道男女朋友是不是认真的就告诉父母,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又分手了,自己会有一点尴尬。中国人和美国人谈恋爱的习惯表面上好像有很大区别,但其实大家都有同样的目标——想找到一个能跟自己过很幸福生活的人。

说到恋爱,不得不说说中美年轻人的爱情观。经济等外在条件在中国青年人爱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对美国青年来讲,就未必如此。在《老友记》中,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就是罗斯和瑞秋的感情纠葛。从暗恋到表白,再到热恋、分手、复合、再分手……直至最终走到一起,历经了10年的起起落落。只要彼此坦诚相对,两个人即使已经分手,依然可以从容面对彼此,像朋友一样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互相关心,而不是恨之入骨、自此老死不相往来。从中不难看出美国青年爱情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中美年轻人的性观念也有很大不同。回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学生就是“性解放”运动的主力军。美国男人大都不大在乎女友是不是“处女”——这一点与中国男人有极大的差别——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上床,就可以结婚,婚后也很少过问对方婚前的性史。但是开放不意味着随便,美国人不大关心对方的婚前性史,却很看重婚后的忠诚,一旦确定了夫妻关系,就不能再容忍对方的不忠。而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人,还有很强的处女情结,往往把贞操与纯洁挂上钩,形成“处女膜=贞操=纯洁=好姑娘”的既有印象。中国人的处女情结由来已久,很多人都把拥护贞操观作为一面道德大旗。

其实,中美青年的爱情观、家庭观和婚恋观都有显著的文化差异:在爱情观方面,中国青年尊重父母权威,考虑很多外在因素;而美国青年则更开放、包容,不受他人和外在因素的干扰;在家庭观方面,中国青年更重视家庭,尊重传统;而美国青年则追求平等、自由、独立。在友情观方面,中国青年较为含蓄委婉,而美国青年则更加热情坦诚。

恋爱之后便是结婚。在这个问题上,中美青年承受的压力有着很大差别。在美国,年轻人结婚不买房子,而是在外租房住。婚礼的钱由女方出。孩子满了18周岁以后,自己要独立,父母不再给经济上的帮助。上大学是自己贷款,毕业后工作再自己还。而在中国,女方父母会要求男方要有房和车。

但年轻人的生活也不全是恋爱结婚这样浪漫的主题,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压力,就是就业。美国青年大多都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美国则是强调个人努力和奋斗,这种思想在孩子很小时就开始灌输了,家长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子女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指导,用启发、鼓励的方式进行教育。中国青年在职业规划和工作选择上大都依赖父母,往往习惯于顺从父母的意见或者在父母的安排下就业。中国注重社会关系、门第等级,青年就业大都通过家庭社会关系来完成。

然而,有了工作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迫于买房等生活压力,上班族们不得不拼命工作,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过度劳累致死的事情时有发生,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换命”这句话对当前奔波在职场上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并不是夸张的抱怨。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尤其是近年来,年轻人成了职场过劳死的“主力”。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得省吃俭用,存购房的首付。美国的年轻人工作过起来也很努力,但是他们没有买房的压力,很多结婚多年的年轻人仍然租房住,不在乎没有自己的房子。因为不喜欢官僚和僵化的工作气氛, 他们往往被吸引到规模较小的公司,工作环境是更为灵活,可能负上更多的责任,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美国年轻人喜欢“work hard,play hard”。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他们成群结队到酒吧喝酒,或者到健身房健身。

正因为中国青年身上可能凝结了整个家族的心血,中国年轻人的养老负担也相对较重,可能要养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而如果嫌照顾老人麻烦,或者工作忙没有时间,就把父母去老人院,容易被人说成不孝。美国年轻人的养老负担就要轻得多,把父母送到老人院,偶尔抽空去看望一下,就已经算是孝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