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我院教师赴昆明学习

作者: 摄影: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8-31

我院教师赴昆明参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骨干教师培训会》的学习

与戴士弘教授合影 12月6日-12月8日,由教务处祝萍处长带队、农学系付登茂教授、动科系李光全副教授、人文系郎曙光老师、会计系龙立明老师、计科系宋英老师共六人,赴昆明参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骨干教师培训会》的学习,会上分别听取了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主任戴士弘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赵杰教授、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紫萍教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周更苏教授等专家的学术报告。

以下为部分教师学习心得。

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宋 英

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次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职业院校精品课程的设计及教学方法。在两天的学习中,分别听取了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戴士弘教授、深圳职院赵杰教授等多位专家的讲授,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有了较大的收获,并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体会一: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认识,让我换个角度看学生

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也常常抱怨他们,学习动力不够、基础差、底子薄、综合素质不高等等。学生们也有一些消极心理,对自己进入高职的学习,方向和定位不明确。但通过这次学习,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今天对人才的区分应该是分为几种类型,而不应被分为几个层次,一类是研究型人才,一类是工程设计型人才,一类是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就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对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发展,将来的职业教育将会培养出本科生、博士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用不同的特长来衡量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如你能说是鸭子的能力强还是兔子的能力强呢?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在了解学生短处的同时,更要找出学生的长处,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用这样的观点去重树学生的自信心。

体会二:对一堂好课、合格教师、精品课程的新理解

一堂好课、合格教师,传统的评价包括:专业内容熟练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且富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多媒体使用得当等等指标来评价。这样的评价存在方式和内容上的不合理,因为他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上课质量只与教师“讲”得好不好有关。今天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一堂好课、合格教师的评价标准发生了质的改变,课程评价应符合六大原则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二是应突出“能力目标”,所谓“能力目标”体现的是学生会做什么?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能力不能通过传授来完成,只能通过训练来完成。四是职业活动导向,五是项目载体,六是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在听的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在用新标准审视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往后如何来上好自己所任课程。现代职业教育对我们往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精品课程的认识以前是一个盲区,是不是教师讲得好?案例设计得好?PPt做的好?就是精品课程呢?不是,精品课程应反映职教的新观点,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

思考一:如何推进计科系的课程建设改革

根据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定位,以培养能力目标为指导思想,与计科系的全体老师一起,重新思考专业的定位,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改革。

思考二:如何进行计科系精品课程的建设

计科系目前还没有向学院申报精品课程,但我个人认为计科系是最有条件申报精品课程的系之一,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于建设成精品课程,客观上也不可能所有课程都会成为精品课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选择应从具有可操作性强、有教学环境的课程入手,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由每一讲课在施教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实训设备、实训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在精品课程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计科系所设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多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在想接下来通过一些教研活动,和老师们共同商讨,能否选择两门课程,先做院级的精品课程,也共同的来推动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

思考三:实验环境的建设和改善问题

在现代职教的理念中,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无疑都在强调动手能力,老师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会设计出一些任务,这些任务在学生完成之前,我们老师应该先完成,甚至要求完成更多的任务,如何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这也是我们要建设和改善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本人参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骨干教师培训会》学习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有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参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培训会的

心得体会

龙立明

1、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

职业院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

l 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课程的实例、实训项目和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以此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

l 突出能力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突出能力目标就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他们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我们首先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即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不是教授知识本身。即把课程从以理论思维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

l 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在课程整体设计阶段,选择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载体。项目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课程项目的设计,最考验任课教师的功力和水平,项目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败。在项目选定以后,教师要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任务,这些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或实训中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完成,以此达到训练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的目的。

l 能力实训:能力是讲不会的,也是教不会的,能力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要用尽可能接近实际岗位的项目、任务来训练。这里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即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主动性的转变);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

l 学生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把过去由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这里也涉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即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知识,但要带领学生做事(即完成项目和任务),在做事的过程中,学生练出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获得了实际成果,产生由衷的成就感和自信。

l 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引导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可以从直观的实例、案例开始,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打破过去“先学后做”的习惯,采取高效的“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教师要努力改变课堂上信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控制的局面,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给学生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和任务,从实训过程中锻炼出能力、探索到知识、总结出经验。

2、我是如何理解精品课程的“精品”二字的?

所谓精品课程的精品,涉及到谁来评价?评价谁?评价什么的问题?是不是只要专业内容熟练正确、语言流利、逻辑思路清晰、教学符合教学计划、多媒体使用得当就是精品课呢?通过学习以后,我认为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n 树立精品意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不管接到哪门课,都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力争把所教课程做成学生欢迎,教师满意,实用耐用的精品课程。要有这个动机,因为动机决定了行动。

n 精益求精,突出课程的岗位能力目标和强化任务训练,达到学以致用:作为职业学院的教师,要突出对学生实用就业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的问题,具有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学生,应跟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项目和任务,从而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相关知识,总结出实践经验。

n 课程效果的评价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一门课是不是精品课,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要学生对课程有兴趣,积极参与项目和任务的训练,动手动脑,课后在职业能力上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就是精品课。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积累教的经验、积累学生学的经验、积累项目任务做的经验,那精品课程这项工作自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3、建设《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的初步设想。 (5步)

1) 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及岗位能力的需求:

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和能力需求如下:

岗位设置

工作职责

岗位能力

需求

高职学生

定位

中职学生

定位

电算主管

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软件操作

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审核记账

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电算维护

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

电算审查

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数据分析

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

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2) 选定贯穿项目,分解为子项目,最后划分为具体的任务。

贯穿项目:选取一个中等规模企业1月份和12月份全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通过这两个月的业务处理,把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能力训练贯穿其中。

子项目:七个

l 用友软件安装和系统管理模块;

l 基础档案设置

l 总账系统初始设置

l 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l 总账系统期末处理:

l UFO报表管理及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

l 工资管理模块:

分解为具体的任务

以第一个子项目为例,具体任务有:

n 了解用友ERP 8.5软件的运行环境,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正确安装;

n 建立企业的账套,如果企业有某些情况的变动,能够修改账套;

n 增加所需操作员,对操作员密码进行设定;

n 进行操作员权限的分配,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岗位分离;

n 备份和引入账套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

3) 确定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系统运行环境的要求正确安装用友软件,充分理解系统管理模块在整个用友软件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 带领学生进行任务训练,围绕项目和任务开展教学活动。

5) 在每一个任务、每一个项目训练完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学生自己的实践经验。

总之,在职业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本着以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为本位,对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改造,以具体任务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引导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