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专题网站 >> 党史教育 >> 正文

【学党史感党恩(16)】突破乌江天险的交通利器——“红军水马”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3-24 [来源]: [浏览次数]:

红军被人们称为天兵天将,用瓮安籍红军陈靖老将军的话来说:“红军进入黔南……从东南方亮起一颗巨星,飞来一支兵马腾云驾雾,高山挡不住,大水隔不开,已经从湖南、广西界上飞进了贵州,一夜之间又从黎平、剑河来到施秉、黄平。这支队伍,他的头上顶着红星,脚下蹬着草鞋,身上穿着红领衣,队伍完全是神兵天将,打起仗来所向无敌。这支队伍啊,地主老财们说是红匪,而穷苦的人们说是救星。”

乌江

这支被穷苦百姓称为救星的队伍,1934年12月31日到达瓮安县猴场镇,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会议提出了渡江以后的新的行动计划。根据猴场会议的精神,中央军委在1934年12月31日21时发出了渡江命令。1935年1月1日红2师第4团抵达江界河渡口,1月1日上午,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迎着风雪到江边侦察,下午将侦察情况向师首长进行了汇报。渡口北岸,敌人设连哨防守,上游500米设排哨,离江边一公里处,在半山腰的庙子里驻预备队。按照师首长的指示,红军一部分佯攻渡口大道,一部分主攻上游500米处的险滩。

乌江素来有天险之称,浪急滩险,历来被誉为通往黔北的屏障,当渡江命令下达以后,靠什么渡过这天然屏障呢?红军是天兵天将能岳部队离我们这里,只有几天的路程,如果我们在天之内,不渡过乌江,我们就将有被敌人消灭在乌岸边的危险。现在,前面有侯之担的部队驻守,后面有敌人的追兵,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打过江去,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和决心?”“有!”红军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是江宽路险,怎么渡过去呢?红军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在乌江上面架设浮桥。可是面对每秒2米左右流速的波涛,大家犯愁了,用什么来架桥呢?在红军到达乌江南岸之前,侯之担的“双枪兵”就把南岸的所有船只全部拖到了北岸,沉入了江底。这两三百米宽的江面如何渡过去呢?

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工兵连和干部连的同志们因为担负着架桥重任,都十分着急,工兵连的王耀南连长和指导员严雄向工兵教员何迪宇请教,何教员指着一大堆书说:“我已听过侦察员的报告,情况也知道,我查阅了日本,英国的架桥资料,资料上都说明,在流速每秒两米的河面上不能架桥,何况乌江的流速有时超过每秒2米呢!”说完双手一摊,显得无可奈何。耿飚团长针对何迪宇的观点,鼓励同志们说:“会昌、罗坊、兴周、瑞金、于都等地的桥,不是都在困难条件下架的吗?难道乌江这个特殊条件下就不能想出个架桥的法子?”

刘伯承带着张云逸来到他们中间问:“你们研究得怎么样?拿出办法没有?”

王耀南说:“我们连根大绳索也没有,看来难度较大。”

刘伯承若有所思地说:“材料确实是个问题,假如发动群众办法还是会有的。”

深夜里,寒风呼啸,江水哗哗声和岸边竹叶摇动的声音是那样响亮,就是这竹叶声告诉了红军渡江的办法。战士杨玉宝当过篾匠,他生在江边,放过木排,常用竹子编成篾绳绑扎木排,竹篾在水里浸泡时间越长越扎实,他出去方便,看到了江边那绿菌成片的大竹林,眼睛一亮,一阵暗喜,回到营房里告诉大家:“有了!”

“什么有了?”

“架桥的绳子有了。”

“在哪里?”

“在那里。”他指着外面黑压压的竹林回答。

“哪里有哦?”大家不解地问。

“竹子呗,用竹子撕成竹篾不就以编竹绳了吗,我在家乡放木排时就是用它编绳子的。”

绳子问题解决了,桥用什么材料架呢?一排排长李景富是江西人,生在赣江边上,他说:“有了竹子,就有了架桥的材料。”

“怎么说?”大家着急地问。

“我在赣江边上长大,参军前我常跟父亲站在竹排上,带着鱼鹰在赣江上打鱼,如果我们扎一些像打鱼一样的竹排就可渡江了。”

“可是可以,一个竹排能渡几个人?速度太慢。”有的战士提出疑问。

“多扎一些竹排,大家动手扎它几百个,分批渡河也可以。”

刘伯承总参谋长听了大家的讨论和建议连声说:“好呀,好呀!这个建议挺好,值得研究。”

于是,王耀南立即组织大家试验,先叫几个当过篾匠、放过竹排的战士做示范,然后让工兵连的一分战士去砍竹子,一部分负责扎竹排。又把别的连里会篾匠的战士往工兵连送。全面开展扎竹排的战斗始了,大家把五根竹子并排在一起,每根竹子的两头和中间都用凿子打一个眼,然后用小竹子穿在每根竹中间,并用竹绳捆紧,使其连成一个整体。竹排的一头用火烤一下,竹子变软,用力弯成一个锐角,出现一个翘翅,活像一艘艘小船,这就是敌人称的“红军水马”。

红军战士把自己的发明创造的“红军水马”放进江里,由于水太急,“红军水马”浮在水面,水浸过竹排表面,人上去向江对岸横划十分困难,湍急的流水很快将“红军水马”冲到下游去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又开动了脑筋。有的战士说:“水打千斤石,难冲四两铁,何不给竹排吊上铁锚呢?”有的战士说:“如果没有铁,老办法,还是从竹子上打主意,用竹篾编成筐,筐里放石头,再往筐里的石头缝里插竹叉,石筐沉底后,竹叉插在河底的石缝里,“红军水马'就不动了。”有的战士说:“竹篾一层太轻,阻力小,水又会漫过来,何不在单层的基础上再加一层,水就不会漫过第二层了。”战士们的办法一一得到了肯定和采纳。

上百个“红军水马”扎好了。1935年1月2日9点,红军组织强渡乌江,让战士们将缆绳泅水拉过北岸。大部队拉着缆绳乘“红军水马”过江。结果目标大,江水急,速度慢,敌人火力又猛,缆绳被敌人炮火炸断,渡江失败。

不架浮桥要在几天内将红军主力渡过江北是不行的,于是1月2日夜晚,前卫团派出3只“红军水马”从老虎洞脚下悄悄地渡江,毛正华的“红军水马”载着五名战士过去了,其他两只被敌人发现打退回南岸,第二天,红军又组织强渡。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在已渡江的毛正华连长等人的火力支援下,有17人过江,夺取了敌排哨阵地。

接着2连组织了几个会游泳的同志,由张才生班长带队泅渡过江,把事先准备好的竹绳、标辑、江业,在北岸上打好木桩,推好几条的,们把先好的“红军水马”往缆绳上拴,每个“红军水马”都改进成双层的,在每艘“红军水马”上吊一两个竹石筐作锚,“红军水马”与“红军水马”之间架上三四根横木加固,再在横木上面铺木板,并用绳索加以固定,一座300来米长、5米宽的浮桥便架了起来。

红军凭着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在乌江的百里战场上通过“红军水马”架起的浮桥,抢渡乌江,甩掉了围追的敌人,顺利进驻黔北。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贵州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编写组整理。